【文章来源:信息办】 【发布人:陈孝和】 【发布时间:2016-06-09】 【点击量: 】
《千年包公》视频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官员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第二集(铁面无私)历史上包公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当监察官和谏官五年半时间,包拯一共弹劾了61名各级官员,包公尽职尽责的履行他的岗位职责。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也把他放在心坎里。片中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将包公树立为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通过观看《千年包公》三集视频,深有感触,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时代呼唤官员的“现代包公精神”
我们国家、我们的政党,需要有具有“包公精神”的现代无数官员。从建国到现在,我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的官员不能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贪腐堕落,习总书记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理念和水平非常科学,惩治腐败的行动越来越坚决,社会和时代呼唤官员领导一定要有包公的公正公平的执政理念和行动。
二、民众对包公精神的永远尊崇
包公,穿越千年,为什么如此受到社会和百姓的尊崇,人们在他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期盼和理想?因为在百姓心目中,他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一个社会的发展,人民永远对公正、公平的社会有强烈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提出“公正、法治”,我国的民众对包公精神永远尊崇,我想这也是全世界人权的共同追求,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
三、好干部会被人民永远记住和感恩
包公任职过的每一个地方,老百姓都为他建庙立祠。亲民,爱民,为民请命。包公把老百姓放在心里,老百姓把他供到神龛上。我想我们的每个共产党干部做官都这是一时,但做人是一辈子的,好干部是会永远被人民记住和感恩的,干部要牢记自我的尊严是永远被历史和人民去评价的,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里,好干部更要有高昂的事业追求和历史使命感,总之,好干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人民会让他永世不朽的。
四、治家的良训值得我们学习
道德传家,可传世代,富贵传家,不足三代。作为每个个体公民,都要思考你将如何建设你的家庭,如何培养你的子女,包公没有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以其高贵的道德传其子孙,让其子孙后人代代受益,这何尝不是大智慧呢?作为个人,一定要有我们传统精神的大智慧,在注重家庭物质建设的今天,更要关注家庭的和谐和道德追求,作为自我,要始终对上尽孝,对妻恩爱,对下尽教,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婿、好丈夫、好父亲,做社会上的好公民。
五、要有对事业的忠诚之心
包公对自我事业有极强的忠诚之心,正是他自我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使他成为名垂千古的名臣。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也应该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踏实做人,务实做事,一直是人类历史和社会所弘扬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的伟大的中华复兴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个体都要立足本职岗位,不管做什么,都要对事负责,都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总之,包公的精神,对过去、当下、将来都是永恒的财富,这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所需要具备的精神。
上一条: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下一条: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