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办公室】 【发布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10-27】 【点击量: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测试题
(共100题)
题目范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等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 D )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A.时代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中国化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A )。
A.人民幸福 B.共同富裕
C.全面小康 D.人民富裕
3.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 B )三位一体构成的。
A.实践 B.制度
C.体制 D.人民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D )。
A.时代特征 B.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 B )。
A.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三步走”发展战略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下列( B )属于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
A.工作上推诿扯皮、得过且过
B.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C.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
D.对待上级部署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
8.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其区分的标志是( B )。
A.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 C )。
A. 国际特色 B.实践特色
C. 中国特色 D.时代特色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1.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B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2018 B.2020
C. 2025 D.2030
12.“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下列(B )不属于这个目标要求内容。
A.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B.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D.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13.(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全面深化改革 B.改革开放
C. 全面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14.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的是( B )。
A. 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 )。
A.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A. 民主自信 B.政治自信
C. 文化自信 D.文明自信
17.党的( D )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开启了法治建设新时代。
A. 十五届四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七届四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18.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 )。
A.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C.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
D. 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19.(C )是法治的生命线。
A. 公平 B. 正义 C. 公正 D.客观
20.(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21.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 C )水平。
A. 制度化 B.规范化
C. 科学化 D.程序化
22.( A )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A. 理想信念 B.政治觉悟
C. 世界观和方法论 D.文化追求
23.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D )。
A.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 增进党的纯洁性 D.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4.今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安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概括为“一大目标”和“五大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一大目标”是(A )。
A.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
B.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
C.转型升级中弯道超车
D.改革创新中脱颖而出
2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其中,( A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A. 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26.树立新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 D )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27.“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 C )。
A. 新阶段 B.新形态 C.新常态 D.新业态
28.( B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和谐
29.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 A )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A.生产端 B.需求端 C.供给端 D.消费端
30.( B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法治 D.社会主义制度
31.( A )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
A. 转变政府职能 B.依法行政
C. 结构优化 D.人民满意
3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属于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C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文明、自由、爱国、诚信
33.( A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A.民生 B.就业 C. 社会保障 D.教育
34.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 B )。
A.脱贫致富 B.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C.扶真贫、真扶贫 D.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35.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B )的基本方针。
A.绿色发展 B.自然恢复
C.循环发展 D.低碳发展
36.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 C )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A.节约资源 B.环境友好
C.绿色发展 D.生态红线
37.坚持走( B )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A.共同发展 B.和平发展
C.合作共赢 D.互惠互利
38.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其中,“一带”是指( A )。
A. 丝绸之路经济带
B.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C.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D. 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
39.( A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A.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矛盾原理
C.实践第一原理 D.质变量变原理
40.强调增强( B ),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A.主观意识 B.问题意识
C.客观意识 D.实践意识
41.( C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物质观点 B.矛盾观点
C.实践观点 D.唯物观点
42.( D )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A.实事求是 B.唯物辩证法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群众路线
4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 C )的问题。
A.特色化 B.具体化
C.大众化 D.科学化
44.我们要坚持以( A )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45.全面依法治国,( B )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核心 B.关键 C.重点 D.前提
46.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 D )。
A.脱离群众 B.能力不足
C.精神懈怠 D.腐败
47.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 C ),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A.集成创新能力 B.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C.自主创新能力 D.协同创新能力
48.( C )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A.文化 B.文明 C.文艺 D.文人
49.( A )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宪执政
50.( B ),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51.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必须下气力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其中,( A ),就是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
A.转方式 B.调结构
C.防风险 D.补短板
5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 C )、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A.知识分子 B.领军人才
C.创新人才 D.专业人才
53.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致胜要诀是( B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54.( D )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55.( B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党的立场 B.人民立场
C.国家立场 D.民族立场
56.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细胞是( B )。
A.党的组织 B.党员
C.党的组织和党员 D.纪律
57.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 B )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A.政策 B.制度 C.体制 D.程序
58. 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是( B )。
A.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坚持强化巡视监督
59.( A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A.解放思想 B.改革创新
C.制度创新 D.体制创新
60.推进公正司法,要以( A )为重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阳光司法体制建设
C.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D.司法领域改革
二、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
2.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 )
4.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
5.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 )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 √ )
8.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 √ )
9.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 )
10.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 √ )
1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 )
1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 )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要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
1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
15.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 )
16.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 )
17.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 )
18.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 )
19.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 )
20.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论观点。( × )
2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 )
22.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 )
23.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 √ )
24.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 √ )
25.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 )
26.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尺度,这是新形势下协调发展的新特点之一。( √ )
27.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 )
2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 )
29.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 √ )
30.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
3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 )
32.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 √ )
3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 )
34.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 )
35.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 )
36.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 √ )
37.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
38.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39.监督国家公务员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是党内监督题中应有之义。( √ )
40.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 )
上一条:无
下一条: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的30个要点